2025年1月9日,《今日说法》播出的家族贩毒团伙的覆灭(下)可能引发了社会的关注,如:适用死刑
2025年1月9日,《今日说法》播出的家族贩毒团伙的覆灭(下)可能引发了社会的关注,如:适用死刑,毒品鉴定是否包括含量;欲知其中缘由,还得从永州警方查获的麻果说起。
上一节提到:2011年和2016年,有两人向湖南永州警方举报何某山组织家族式贩毒团伙;由于何某山一般躲在幕后指挥,警方特别难找到他贩毒的证据。2023年4月7日,永州警方抓获刘某宏,但警方没有搜查出毒品;根据法律规定,超过24小时,警方就要释放留置的刘某宏。
4月8日凌晨,通过侦查员的努力,嫌疑人刘某宏招供了;因价格没谈拢,双方约定刘某宏先回湖北筹钱,第二天再过来永州交易。如果何某山团伙得知刘某宏被抓,有关证据很可能被销毁,专案组多年的努力可能付诸东流:
侦查人员从陈某贵家中搜查到毒品总共有11块5公斤多;后经化验,这些毒品是俗称的麻果属的一种。从何某山家中搜查到巨额成捆的现金;后经证实,从银行里没有开封的现金系3月31日与武汉贩毒分子交易的。
经依法侦查查明:2023年3月31日,何某山贩毒团伙经刘某宏介绍从云南购买20块,计10公斤麻果,并由陈某贵运输回了永州;当日,在高速出口附近向湖北买家出售9块麻果,收取毒资100万元。
2022年12月,嫌疑犯陈某贵与衡阳毒贩联络后,提供90余万元毒资何某山从云南购买了18块麻果;嫌疑犯曾某、谢某海等人将这批毒品卖给衡阳毒贩。至于2011年、2016年两位举报人所举报的线索是否查清,家族贩毒团伙的覆灭(下)并没有披露。
2024年3月21日,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贩卖毒品罪作出一审判决,被告人何某山、陈某贵被判处死刑,剥夺政治权利终身,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;被告人曾某、刘某宏等8人也被判处了死刑,缓期2年执行;被告人谢某海等9人被判处无期徒刑;何某山的妻子还因犯窝赃罪被判处了有期徒刑6年。
被告人何某山等人不服一审判决,向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提出了上诉。2024年12月,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维持了何某山等12人的一审判决;但对陈某贵等5人的一审判决作出了部分改判,其中陈某贵由一审的死刑改判为死刑,缓期2年执行,何某山妻子的判罚刑期由6年变更为3年。
有人可能要问,被告人何某山等人为何不服一审判决?多数人可能认为求生的本能;但从法律角度分析,被告人上述的理由就是毒品的种类,或者范围,以及适用死刑的条件。
根据2015年5月18日发布的《全国法院毒品犯罪审判工作座谈会纪要》(以下简称《2015年纪要》)规定,在新类型、混合型毒品列举了两类毒品,分别为甲基片剂(俗称等)和(俗称)。
不少人根据《2015年纪要》混淆了与麻果;但网络资料显示,麻果是一种,毒性强于。进一步探求其发明,为了让大象兴奋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或表演,泰国人主要用制作麻果;此为犯罪分子从云南贩卖麻果的原因之一,如:泰国邻近云南。
根据《2015年纪要》规定,对危害性比较小的新类型、混合型毒品的,一般不宜判处被告人死刑。麻果与又不完全相同,但根据司法解释规定,走私、贩卖、运输、制造、罂粟壳二百千克以上的,适用《刑法》第三百四十七条第二款第一项的规定,即:可以判处十五年有期徒刑、无期徒刑或者死刑,并处没收财产。
多数人据此能得出结论,从毒品种类,或者范围区分与麻果有重要意义;不仅如此,根据2008年发布的《办理毒品犯罪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》的规定,对可能判处死刑的毒品犯罪案件,毒品检验判定的结论中应有含量鉴定的结论。
根据《刑法》第三百五十七条第二款规定,毒品的数量以查证属实的走私、贩卖、运输、制造、非法持有毒品的数量计算,不以纯度折算;在刑法理论上,学者将本款称为毒品数量的计算。
有人可能要问,学者为何将第三百五十七条第二款称为毒品数量计算呢?究其原因,司法解释将毒品的数量作为不同档次法定刑适用的依据,如:贩卖二百千克以上的的法定刑为十五年以上有期徒刑,直至死刑。
我国尽管保留了死刑,但死刑政策仍是严控死刑;司法解释据此规定,对可能判处死刑的毒品犯罪案件,毒品检验判定的结论中应有含量鉴定的结论。根据前述规定,多数人能得出结论,毒品含量没有鉴定的不得判处死刑,如:2011年、2016年举报的何某山等人贩卖毒品,毒品倘若已消费,司法机关不能判处死刑。
毒品含量鉴定也有不同的理解,如:有人理解为毒品数量,也有人理解为毒品种类;但在本文看来,司法人员应理解为毒品数量,并折算为甲基的数量。具体到家族贩毒团伙的覆灭案件,2023年3月发生的案件有条件鉴定毒品含量,2022年12月发生的案件是否有条件鉴定,还应该要依据具体的案情确定。
再进一步具体到麻果属的一种还需要具体分析,即:是折算为甲基,还是麻果由甲基制作;倘若是折算,的数量至少要达到二百千克以上,司法机关方能适用死刑。
就家族贩毒团伙的覆灭的改判而言,从法律角度分析,根本原因陈某贵、何某山妻子等人有立功表现;但不少学者对立功作了狭义解释,如:同案犯相互检举共同犯罪不属于立功,而对抓获同案犯属于立功。
《刑法》第六十八条规定的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是否包括在侦查、公诉、审判中的指控?英美法系中的污点证人制度包括指控;在本文看来,法律人通过举轻以重的解释规则也能得出相同的结论。
2008年发布的《办理毒品犯罪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》规定的对可能判处死刑的毒品犯罪案件,毒品检验判定的结论中应有含量鉴定的结论并没有作废,其原因是,《关于审理毒品犯罪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》用毒品数量确定法定刑。
家族贩毒团伙的覆灭案件的死刑核准或许能体系法治精神,即:甲基至少达到五十克,至少达到二百千克;但也不排除核准人员文义理解《关于审理毒品犯罪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》的规定,如:本解释规定《关于审理毒品案件定罪量刑标准有关问题的解释》同时废止,从而认为毒品检验判定的结论中不包括含量。
何某山妻子构成窝藏、转移、隐瞒毒品、毒赃罪也是值得讨论的话题,根据《刑法》第三百四十九条规定,为犯罪分子窝藏、转移、隐瞒毒品或者犯罪所得的财物的构成本罪;何某山不非间接接触毒品,其妻子做账,或者供述毒资不能评价窝藏、转移、隐瞒犯罪所得的财物。